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China)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办第四期 “薪火有约”活动

  • 2025年10月21日
  •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精心做好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活动,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枫桥“一站式”学生成长发展中心举办第四期“薪火有约”活动,邀请1991级经济法本科校友、洛阳市社科联主席张延峰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院长苏娜走进学生社区,与学院师生欢聚一堂,追忆求学青春,共话成长成才。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恒主持。

张延峰校友深情回顾在校时光,感谢、感恩学校的系统培养为其职业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他寄语同学们,要坚守“德法双修”的初心,将学习与运动融入日常,在学业精进中把握成长节奏,既要保持进取冲劲,也要沉淀积累耐心。苏娜校友结合自身职业成长经历,从司法实践维度出发,以鲜活典型案例为依托,深刻阐释了法学的实践属性与法律工作者坚守司法正义的核心要义。她强调,法律人既要精准掌握法律条文内涵,锤炼过硬专业素养,更要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在审判工作中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勇于攻克实践难题,坚守法治初心。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踊跃提问,两位校友倾囊相授,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本次“薪火有约”活动的顺利举办,搭建了优秀校友与学生的对话平台,将价值引领、专业教育、职业指导融入日常育人场景,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王可卓 审核:李建梅

相关新闻

  • 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王泽林教授参加中国海洋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海洋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法治”,由中国海洋法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承办,来自全国高校、源自始于英国1946官网及实务部门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参会,共绘海洋法治发展新蓝图。 年会共设有12个分论坛,60余位发言人围绕联合国与国际海洋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重要实践意义、操作性强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年会还专门设置了两场青年论坛,为青年学子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王泽林教授在“海洋共同发展”分论坛上担任评议人。王泽林对专题发言做了精彩点评,并与参会学者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为推动海洋事业建言献策。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泽林 审批:李立)

    2025-10-21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预警信息并进行人身安全教育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发布了《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携手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坚决抵制非法穿越行为》,明确警示非法穿越秦岭的安全隐患;另外我省持续遭遇阴雨天气,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暴雨预警及地质灾害预警,户外安全风险显著攀升。为切实保障全院学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迅速行动,全面开展预警信息发布与人身安全教育工作,实现安全提醒全覆盖、无遗漏。 学院结合学生管理实际,制定了精准化、分层次的工作方案。通过点名签到系统、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多平台同步推送官方预警信息,并附上《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链接,方便学生随时查阅了解;针对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风险,明确提出具体防范要求,同时提醒学生外出期间保持通信畅通,按时返校,对行程特殊或存在安全顾虑的学生,学院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确认,构建“学院-学生-家长”三方联动的安全管理机制。 为确保安全教育工作落地见效,学院对全体在籍学生开展了全覆盖式排查与提醒。据统计,学院共有在籍学生595人,截至10月17日,所有学生均已查阅学院发布的预警通知及安全要求,实现信息触达率100%。 后续,学院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安全预警动态,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安全教育活动,以扎实的工作举措为全院学生筑牢安全防线,切实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为学院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杨军 审核:寇汉军)

    2025-10-20
  • 民商法学院举办校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沙龙活动

    10月17日,民商法学院在资料室举办校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民商事争议解决部主任、高级合伙人王广灏律师,陕西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宝伦律师事务所康安律师主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党委书记、原法学一系2001级辅导员李永宁、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朱茂、2025级学生代表参加,民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上官亚敏主持。 王广灏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与多年执业经验,建议学生既要牢固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培养敏锐的法治思维,也要意识到法学的综合性这一属性,主动提升跨领域能力与法治修养。同时,他以“少说、多看、多做”的实践准则和“做好、做精、做强”的学习要求,鼓励同学们找准发展方向,以严谨态度求学,以坚定行动笃行。 康安则从校园生活回忆切入,结合自身律师执业经历,针对性解答新生在学业与职业选择上的困惑。他提出“读书扎得深,才能走得远”的观点,表示法学生既要深耕学术领域、追求专业深度,也要坚守法律人的初心,始终维护公平与正义。此外,他还激励同学们怀揣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审慎选择职业道路,通过积累行业经验增厚人生的“法治底色”,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本次沙龙活动是是一次梦想与经验的接力。两位校友将深耕法律领域20年的职业经验、初心坚守与梦想感悟倾囊相授,不仅为新生拓宽了学业与职业视野,更以“薪火相传”的接力姿态,强化了法学生对专业使命的认知,让法治信仰与奋斗精神在代际传递中愈发坚定。 (撰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张智超 审核:朱茂)

    2025-10-2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