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China)集团有限公司

我校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论坛暨法学理论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

  • 2025年09月27日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9月27日,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论坛暨法学理论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陕西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王凯华,新疆政法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召伟等出席大会。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新疆政法学院、陕西警察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及源自始于英国1946官网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行政干部和学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与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本次大会以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为主题。范九利主持开幕式。赵万东、王凯华、马召伟分别致辞。孙昊亮进行工作汇报,系统总结学校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坚定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的决心。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展室”,集中了解近年来学校及相关研究团队在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价值引领三大维度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探索。

本次论坛共设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研讨环节,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蒋传光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展开深入交流。中国政法大学喻中教授围绕“搭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二课堂”展开分享,提出了构建多维度学习平台的重要意义;我校韩松教授结合科研实践,阐述了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做好法学学术研究;汪世荣教授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出发,提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为抓手,完善制度化建设思路;新疆政法学院张书友教授结合地方实际,分享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在新疆的实践经验。我校张永林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陶泽飞讲师进行了与谈。

第二单元主题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由我校闫亚林研究员主持,进一步突出了本次论坛的实践导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贺海仁研究员从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宪法诠释出发,提出“明明德”理念,强调人才培养应兼顾价值塑造与学术发展;我校王周户教授结合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创新应用;强力教授介绍了习近平金融法治思想的课堂实践;姬亚平教授重点研讨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基本原则;范鹏伟讲师以《法律文献学》课程为例,展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理念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落地。在与谈环节,王国龙教授和新疆政法学院李军讲师从多元视角拓展了讨论的深度,有效促进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有机融合。

杨建军教授对研讨会进行学术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不仅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学术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也为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杨建军呼吁各高校与司法机关进一步协同发力,不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推进教材、课堂与头脑相统一,形成长效的育人格局。

本次论坛是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实践,更是推动法治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里程碑。通过系统理论研讨、案例分享与实践交流,进一步夯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践基础,也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法治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范式。

(供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撰稿:李谦盛 审核:陈玺)

相关新闻

  • 【科学网】西北政法大学“三进”展室正式投入使用

    9月27日,西北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展室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这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展室以“理论溯源-核心要义-实践举措”为叙事主线,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脉络展区”“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解读专区”“西北政法大学‘三进’成果展示专区”三大核心板块有机组成,借助图文展陈、实物陈列与数字化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学校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与育人成效。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表示,要充分发挥展室教学研究、理论研讨、成果展示、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平台功能,努力打造其为彰显办学成就的重要窗口、传承法治精神的文化高地、滋养法治信仰的实践热土,为培养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筑牢根基。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强调,要以展室为依托,通过常态化开展现场教学、专题研讨与实务实训,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注入持续动能。 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为牵引、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拓宽实践载体,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打造本硕博贯通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群,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课程模块”9门特色选修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出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特色教材25部,17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近300个,常态化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季”“校内开庭”等品牌活动。 【科学网】西北政法大学“三进”展室正式投入使用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2609.shtm

    2025-10-09
  •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9月3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在雁塔校区举行“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主题研讨会。中心执行主任彭瑞花教授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军政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军政对当前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肯定,并从站稳立场、坚定信仰,防范宗教渗透,推动宗教工作法治化三方面提出要求。他表示,要注重系统观念,立足国家级宗教工作特色智库建设需要,将宗教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不断加强研究队伍建设;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学术取向,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作为;要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实践调研,进行课题攻关,服务党的宗教工作。 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彭瑞花教授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近期工作情况,并从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宗教工作的主线、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地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发言。中心研究员、2025年度课题负责人等分别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发言。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彭瑞花 审核:李政敏)

    2025-10-09
  • “聚焦涉外检察 深化检校合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9月29日,由我校主办的“聚焦涉外检察、深化检校合作”座谈会在学校长安校区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志远,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十一检察部主任李向锋,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负责人陈文龙,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蕾等出席会议。我校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马朝琦主持会议。 范九利表示,涉外检察工作是国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学校与各级检察机关深化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合作范围,围绕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检察课题研究、检校人才互派交流、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指导下,我校成立的“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在区域国别检察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多语种法律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下一步,将高质量推进涉外检察工作,依托中心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推动学校专家学者与检察实务专家的交流互动,建立常态化研究协作机制,围绕涉外检察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涉外检察智库。 刘志远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涉外检察工作高度重视,西北政法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涉外法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先后配合完成中国—东盟检察总长网站建设,编译东盟国家《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等二十余部法典等,在服务检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希望学校进一步聚焦涉外检察工作,高质效做好智库服务,统筹好校内各部门、各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形成研究特色,同时,进一步整合涉外检察实务人才,围绕涉外检察人才培养工作搭建平台。 刘志远与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共同签署科研项目委托书 马朝琦宣布西北政法大学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中心网站正式上线,由中心和西北政法大学湾区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全球法律数据库”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经济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以及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中亚法律查明中心、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北大法宝西安分公司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学生共计14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高晓伟 审核:孙学龙)

    2025-10-0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