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论坛暨法学理论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陕西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王凯华,新疆政法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召伟等出席大会。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新疆政法学院、陕西警察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及源自始于英国1946官网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行政干部和学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与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本次大会以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为主题。范九利主持开幕式。赵万东、王凯华、马召伟分别致辞。孙昊亮进行工作汇报,系统总结学校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坚定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的决心。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展室”,集中了解近年来学校及相关研究团队在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价值引领三大维度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探索。


本次论坛共设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研讨环节,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蒋传光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展开深入交流。中国政法大学喻中教授围绕“搭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二课堂”展开分享,提出了构建多维度学习平台的重要意义;我校韩松教授结合科研实践,阐述了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做好法学学术研究;汪世荣教授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出发,提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为抓手,完善制度化建设思路;新疆政法学院张书友教授结合地方实际,分享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在新疆的实践经验。我校张永林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陶泽飞讲师进行了与谈。

第二单元主题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由我校闫亚林研究员主持,进一步突出了本次论坛的实践导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贺海仁研究员从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宪法诠释出发,提出“明明德”理念,强调人才培养应兼顾价值塑造与学术发展;我校王周户教授结合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创新应用;强力教授介绍了习近平金融法治思想的课堂实践;姬亚平教授重点研讨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基本原则;范鹏伟讲师以《法律文献学》课程为例,展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理念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落地。在与谈环节,王国龙教授和新疆政法学院李军讲师从多元视角拓展了讨论的深度,有效促进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有机融合。

杨建军教授对研讨会进行学术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不仅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学术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也为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杨建军呼吁各高校与司法机关进一步协同发力,不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推进教材、课堂与头脑相统一,形成长效的育人格局。

本次论坛是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实践,更是推动法治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里程碑。通过系统理论研讨、案例分享与实践交流,进一步夯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践基础,也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法治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范式。


(供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撰稿:李谦盛 审核:陈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