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千年古都西安盛大开幕,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再次成为联通欧亚的合作之桥。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工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等五大主题板块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共同探寻在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大会不仅展示了多边合作的广阔前景,也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政策与规则对接提供了务实举措。我校校长范九利一行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并参加“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会,就跨境商事法律合作、域外法律查明与争端解决机制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积极为服务“一带一路”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学术智慧和教育力量。
分会以“深化互联互通共筑法治丝路”为主题,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新机遇,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注入法治动能。其中,主旨演讲环节由我校王瀚教授主持,著名国际法专家资深外交官黄惠康、韩国法制研究院院长YeongSoo HAN(韩英洙)、吉尔吉斯共和国工商会主席TemirSariev(捷米尔·萨里耶夫)、意大利威尼斯仲裁院主任Maurizio DiRocco(毛里齐奥·迪罗科)、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等特邀嘉宾与众多高校学者、专家、法律工作者,围绕“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深入交流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操作性较强的观点和建议。
分会立足“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紧扣国际经贸往来中的现实需求和法律挑战,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合作签约等多个环节,既有前沿理论的深度阐释,又有实践经验的案例分享。与会嘉宾围绕跨境贸易中的法律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从合同履行、投资保护、知识产权到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同时聚焦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发展,深入研讨仲裁、调解、诉讼等多元化解方式的衔接与合作路径。分会的举办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搭建起一个高层次、制度化、常态化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各方在法治层面增进互信,促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与实践互鉴,为营造更加稳定、公正、透明的国际营商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合作签约环节,我校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法律人才联合培养、涉外法治研究、学术资源共享和案例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推动中亚地区法律合作和“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