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发布 2010-2024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成果文库》)数据统计概览,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陈玺教授凭借在唐宋法制史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与卓越研究成果,成功入选《成果文库》高频作者名单,其学术实力与研究影响力获国家级权威学术平台高度认可,也为我校法学学科建设再添亮眼成绩。

《成果文库》作为集中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最高水准,评选机制兼具稳定性与创新性,自 2010 年以来累计仅 661 项成果入选,遴选标准严苛。陈玺教授深耕唐宋法制史研究多年,学术成果先后两次斩获这一学界重磅荣誉 —— 其专著《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入选 2016 年度《成果文库》,《宋代诉讼惯例研究》又于 2022 年度再度入选,成为全国范围内少数两次获此殊荣的学者之一,充分展现了其在该细分领域的持续深耕与领先地位,也凸显了我校在法律史学科建设上的深厚积累。
在科研项目主持与学术成果转化方面,陈玺教授成果同样亮眼。他先后牵头 2016年度、2021年度、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研选题紧扣唐宋法制史研究前沿,持续为该领域理论创新注入动力。学术影响力不仅体现在项目与著作上,其研究成果还多次获权威认可与广泛传播:曾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提名奖、第十四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中国法律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025 年度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入选2016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版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核心学术转载平台与权威媒体推介,实现了学术价值与实践影响力的双重落地。
此次入选《成果文库》高频作者,既是对陈玺教授个人学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为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学院将以陈玺教授为标杆,持续鼓励学者深耕学术前沿,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撰稿:强乐颖 审核:张学龙)